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
從製造業獲利大減 5600 億談起
最新一期的天下雜誌 1000 大製造業調查出爐,2012 年的 1000 大調查,帶來一個看起來有點悲傷但好像又是必然的消息。
根據調查結果,2011 年營收前 1000 大製造業總純益為新台幣 7058 億元,較 2010 年大幅減少 5670 億元,平均的獲利率是 2.7%,只剩 2010 年的一半。
也就是說,你在路邊開一攤雞排攤,所得到的毛利率,可能很輕鬆就可以擊敗我們偉大的一千大製造業,甚至還一路超車許多,可以讓他們看不到車尾燈。當然,雞排攤只能養活一家人,頂多兩三個人,一千大製造業養活的,是無數個勞工以及他們背後的家庭。
但是,只有 2.7% 的獲利率,在花上這麼多的廉價人力、耗費了這麼多的資源之後,只能夠賺得這種獲利率,說實在話,看了是挺寒心的。
台灣人的廉價,現在已經聞名到國外去了。上次新加坡事件副總理事件,就明白的賞了台灣人一記大耳光。薪資低落、工時超長,重點是,這樣子賺到的錢竟然沒有其他的國家多。
擁有這麼廉價的勞動力,我們的企業主們還一直在喊著薪資太貴,要引進外籍勞工之類的,結果創造出來的獲利能力,製造業的部份只有 2.7% 的獲利率,如果說這要怪罪於我們辛勤的勞工朋友,是還滿說不過去的。
大凡一間賺錢的公司,必定是有好的方向,然後管理階層嫻熟於找到正確的方向並且往前走;員工呢,則是在領導階層的管理下,朝著那個美好的目標前進,透過自己貢獻聰明才智與努力,跟公司一起成長與獲利,這樣才是一個好的循環。
但是呢,在台灣現在這樣的環境底下,大公司比較少有這樣的思維。
大老闆們整天似乎都忙著怎麼樣可以把最多的錢搬到自己的口袋,不大有人會去思考整個產業以及未來會怎麼走,開口閉口都是中國、西進、內地市場,世界如此之大,能走的路在那些老闆眼中竟是如此之少,說來還真是有點可嘆。
另外一個值得思考的點,是製造業的精緻化與專業化。
製造業,其實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價值附加產業。採購原物料,經過設計加工製造之後,產出最終對人們有幫助的成品,公司賺的就是這當中的附加價值,或者說管理與智慧財。
製造業能夠生存的條件,不外乎源源不絕的市場,以及廉價的勞動力加上低廉的原物料,這樣的組合是價值最少的一種製造業,也是進入門檻最低的一種製造思維。因為只要能夠找到上面那三項構成要件,就可以讓一間製造業存活下來。
不過呢,在現今各開發中國家都已經陸續趕上技術的情況下,市場就是這麼大,要如何能夠獲取終端消費者的歡心,進而對自己的產品產生信賴或者忠誠度,回頭產生源源不絕的市場與廣大的商機,就是整個產業關鍵所在。
台灣的這些大老闆們,因為是從經濟起飛那個年代一路走來,滿懷信心的以為只要安於本分的製造,繼續壓榨台灣廉價的勞動力,然後跟政府好好溝通,取得便宜的成本優勢,就可以在這個世界的製造業上取得一席之地。
殊不知,外面的世界已經開始轉變。傳統的產品或許還是有其市場,但是現在的消費者已經越來越精明,東西要能夠賣得好,並不是只有把東西做出來這麼簡單,上面的附加價值才是真正的重點。
舉 iPhone 為例,很多人都喜歡去拆解他,然後很自 High 的說裡面的甚麼甚麼零件都是台灣設計,中國製造出來的,沒有負責製造的人,iPhone 就不會誕生云云,這樣的說法相信大家都聽過,而且可能還不在少數,然後呢?我們可以做出一支全世界賣得那麼好的 iPhone 嗎?不多,一支就好。能嗎?
一件東西能夠大賣,硬體佔的因素在以前比例很高,現在則是越來越低,iPhone 能夠熱賣的原因,並不是硬體多麼強大,而是軟硬體的整合度非常高,以使用者的角度來說,他不會去在意裡面有用到甚麼零件,用了哪些技術,他只在乎這支電話能不能在打電話的時候輕鬆完成任務,能不能在聽音樂的時候順暢的與其他功能整合,能不能在拍完照片之後很簡單的把東西傳上去跟朋友分享,這一切都不用太費腦筋就可以完成。至於硬體? Don't care。
於是乎,我們有著強大的製造業,但是沒有一支 iPhone;我們有堅強的勞動力,但是沒有義大利那種精品品牌可以揚威國際。製造業,現在打的戰爭,是一種軟性的戰爭,事情的表象是這樣,真正的底蘊卻是軟體與文化思維的戰爭啊。
然後,我們就可以看見整個製造業的節節敗退。是啊,國內的廉價勞動力跟西岸的中國比起來還是貴,工廠就往那邊搬,現在人家工資上漲了,就往內陸搬,等到有一天內陸的工資條件也上漲了,要搬去哪裡?思維邏輯不改變,總有一天是做不下去的。
於此同時,美國與歐洲已經開始有製造業升級的計畫,並且付諸行動。很多製造業發現,中國的勞動力雖然便宜,但是品質與附加價值往往沒有獲得那麼多的利潤空間。把工廠遷回本土,雖然勞動力成本會上升,但是勞動力成本在現在的高級製造業裡面,比例已經下降許多,其他的獲利因子才是決定製造業生存與否的關鍵。
這些大老闆們不會是衝動或者單純的愛國心做這樣的改變,一定是深思熟慮之後才會進行變動,畢竟要把工廠遷回去不是像機車托運那樣,丟上飛機就可以等收貨。
台灣呢?或許我們該做的事情,是開始思考,在整個產業鏈裡面,要扮演甚麼樣的角色,去思考在巨變的未來,台灣的人才與土地還有資源,怎麼調整才可以做出最佳的配置。我們擁有很堅強的人才庫,投入資源,找對方向,就可以做出與眾不同的一條路,端看主事者有無決心這樣進行。
如果只是繼續炒短線,希望透過不動產上漲增值,或者寄望於中國的內需市場,絲毫不去思考未來的定位,那麼,歷史的巨輪終究會向前推動,時代從來不會為了特定的人或國家停留,自己不往前走,別人也會往前走,就是自己慢慢落後。
製造業的衰退,是一個警訊,也是一個契機,端看如何看待。危機,就是轉機啊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